在前陣子,有位網友私訊我了一個很好的問題: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哲學相關的知識呢?」。
表面上,這只是一個有關時間點的問題,什麼「時候」開始接觸哲學。
但從這個簡單的提問,其實是可以延伸出許多更值得探討的東西。因為當我們在談到「時間點」的概念,就不能不去解釋「為什麼」。為什麼不是更早之前?又為什麼不是更晚?你所回答的那個時間點,對你來說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?在思考怎麼去回答問題的當下,自然而然的又能更加深入的去朔本追源,重新想起當初會對於這類生命課題有興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。
而這樣藉由慢慢拆解自己的過去,去試著回答這一類問題,我認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、也很有幫助的事。
這不但能讓你對自己更加的了解,也能夠從過程之中獲得許多你可能從來不曾想過的新體悟,就好像某天突然心血來潮,翻箱倒櫃的將小時候照片拿出來回味一樣,在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圍繞之下,一段段回憶不知不覺的湧上心頭,而或許,你也可能從那些人生歷程中想通一些事情。
我記得,我第一次意識到類似「生命本質」或「哲學性」的問題,是大概十歲左右的時候。原因其實也很單純,那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挫折。
以現在的角度去回顧,我在小時候所遇到的那些挫折,十之八九都是一些雞毛蒜皮、無足輕重的小事。像是考試成績太差被父母與老師責罵,或是和同學朋友吵架。總的來說,其實全是普通小朋友日常會遇到的一些煩惱。但即使是這些小事,對當時的我來說,可是有如毀天滅地一般的存在。我還記得,我和同學因為早已不可考的幼稚理由爭執不休,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,因為情緒激動而邊罵邊全身顫抖,最後甚至還打了一架,而事後當然也被長輩痛罵一頓,這整個過程當然是令人感到非常不愉快。另外,還有各種病痛與外傷,這些由身體直接能感受到的不舒服,也是會讓人記憶深刻。很奇妙的是,人們對於回憶裡某些事情發生的細節是如何,可能早已忘得差不多了,但在經歷那個過程所感受到的痛苦,那個壓得人喘不過氣、咬牙切齒、手心冒汗的感覺,卻總是久久難忘。身體總是無視你的意志,強行幫你記憶起來,以至於在事過境遷之後,傷口可能已經癒合,但瘡疤卻永遠存在。它就這樣靜靜的躺在你心底深處,隨時可能在午夜夢迴之際,讓你觸景傷情。
這些生活中的不順利,如果只是久久的來一次,那倒還不會真的那麼讓人感到困擾。畢竟,在小朋友的世界裡,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,所有的時間都應該被開心的遊戲與玩耍填滿才對。但當你屋漏偏逢連夜雨,一而再、再而三遇到討厭的人、討厭的事,那痛苦的感覺總是揮之不去,即使是心性相對單純的孩子,也可能開始像大人一般的懷疑人生。
大概是我天生就容易想比較多吧?在不斷的重複那些失敗與不幸後,我漸漸開始改變了我對童年生活的看法。在那之前,我一直天真的認為,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享樂的,你看,我每天都在歡笑與嘻鬧中度過,永遠有新的發現,人生就是不斷的玩耍、玩耍還是玩耍,當然也還有讀書考試,但那也只是有點悶而已,下了課、放了學,一樣要努力的玩、用力的玩。但,會不會是我根本完全搞錯了?根本沒有那麼好的事,什麼人生只要玩樂就好,不會有其它煩惱,甚至其實正好相反,我是命中注定要來到這世上感受苦難的?
隨著年齡的增長,如此「懷疑人生」的想法,也越來越強烈。或許生命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,不可能事事竟如人意,快樂的時光總是會結束,而痛苦似乎就像是陽光底下揮之不去的陰影,隨侍在側,靜靜的躺在地上,等著你去注意到它的存在,無論是你不經意的發現,亦或是現實蠻橫的將你架住,強迫你注視著它,這種隨時有可能從萬丈高樓跌入無底深淵的心理狀態,讓還是年幼無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。
俗話說:「事出必有因」,在一開始碰上痛苦時,我還會一個一個的去思考,是不是我哪邊做錯了?還是我運氣不好,純粹只是衰毛遇到鳥事?那如果我認真去找出痛苦反覆發生的原因,是不是就可以做些什麼來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?這樣的思維其實挺正確的,遇到困難時,找出根本性原因,並且務實的想出解法,再親力親為的作出改變,通常事情就不會往更糟的方向發展。但是,你我都知道,現實哪有這麼美好?總是會有各式各樣莫名其妙的原因,不請自來的扯我們後腿,無論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,或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問題。
舉個我經歷過的案例,在學生時期,我曾被身旁所有人懷疑我偷了同學的東西。雖然事後才證實,那根本是同學自己把東西忘在家裡了,但他在事發當下,卻一口咬定是坐在他位子旁的我偷拿的。一個星期之後,我才洗刷了冤屈,同學被長輩們逼著道歉,那既然人家都道歉,我也只能就這樣算了。幾天後,所有人就通通把這件事給忘了,好像從來都不曾存在過似的,除了我。在那一整個星期裡,我才體會到什麼叫作「啞巴吃黃蓮、有苦說不出」,長輩們因為沒有直接證據,所以對於同學的指控也是半信半疑,但從他們的態度,我可以知道,他們並不完全相信我是無辜的。你可以想像,這對一個總是自以為活在真、善、美(每天只要開心嘻鬧玩耍活著就好)世界中的孩子,在心靈上是有多麼大的衝擊?我在事後,也自我檢討了一下,但我發現這種狀況我根本無從下手。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?我做錯了什麼嗎?我可以怎麼修正改進?完全沒有解答。你可能會認為,是不是我跟那位同學有什麼過節?他是不是平常看我不爽?答案是完全沒有,我們一直都是每天下課一同玩耍的好夥伴,他說我是小偷,純粹是他一時之間找不到遺失物,慌了手腳,才隨意找個人當替死鬼,他其實想要我幫他把他遺失的東西生出來。像這種就是避無可避的倒楣事,遇到了,就只能逆來順受,覺得很痛苦嗎?不好意思,你只能自己承擔。
另一個例子,可能比上述的無妄之災還要更令人難堪,那就是你自己對自己所造成的痛苦。像是學業成績差被責罵,這種絕大多數的人在學生時期會遇到的挫折,你能怪誰呢?只能怪自己不努力念書,怪自己貪玩,當然你也可以怪自己頭腦不好,但那根本是比悲傷還更悲傷的理由了。不努力念書,所以成績差,那至少還有救,你還可以努力看看,說不定成績就變好了。但頭腦差,大概就無藥可醫,這代表你再怎麼努力,也都可能是白忙一場,而這也是人們最痛恨的事,所以最後就是自暴自棄、意志消沉,而事情本身也肯定會每下越況,極少會自然好轉的。
當這些煩惱一再的累積,觀看世界的眼光不再單純的我,就會開始鑽牛角尖。
「我活在這世界上就是要來經歷這些折磨的嗎?」
這就是引領我進入哲學思考的第一步。
由這句話,在之後就延伸出了以下的思考方向:與其問「人生到底是不是來經歷折磨的?」,不如往更深處去問「人活在世上到底有什麼意義?」。而這句千古難題,就是全人類截至目前為止,尚未有定論的問題。
我在學生時期,一直把這些事放在心上,也自我辯證了許久,希望能找到解答。而我就和幾乎所有人一樣,我沒有答案。於是我找了許多書來看,接觸了不少相關的思想與理論,但我還是沒有結論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我就好似活在五里霧之中,沒有目標、也沒有想法,我的核心價值,就是沒有價值,我的每一天,就是每一天,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,沒有什麼能幫助我成長的思考模式。我就是一個會呼吸、會走動的肉塊,但比行屍走肉好一些,我能感知當下的一切事物,也能感受那些五花八門的情緒。走在城市的街頭,聽著鬧區的喧囂,紙醉金迷看似華美的都市叢林看在眼底,聞到了汽機車呼嘯而過所排出的廢氣味。走進荒野、走進山林,聽著風吹動過樹梢,眼前盡收自然之美,遍地綠草如茵,遠處的連綿山巒,萬里晴空的早晨,清新的空氣。那些景、那些事、那些人,通通都收進回憶裡,但僅止於此,除此之外,什麼也沒有。你會問,還需要什麼?這些人生體驗,不就夠了嗎?我很想說夠了,但是沒有辦法。我在其中找不到信念。我在其中也找不到方向。我沒有決定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,要用什麼樣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。我就是把這件事擱在一旁,用紙箱裝起來,再拿起膠帶封箱,一樣收進心底深處,不再自尋煩惱。
逃避,雖然可恥,但是有用。
真的嗎?
假的。沒有用的。
只要你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,你就沒有回頭路了。別過頭,不去思考,我試過了。至少對我而言,我沒有辦法接受。多少個失眠的夜晚,多少個沉悶的午後,當我靜下心來,獨處一人,那些問題就像是躲在陰影中的惡魔,悄然無聲的摸上心頭。如果你有看過那部知名的好萊塢電影「全面啟動」,完全就是如同電影中所銓釋的概念。深植於心中的一個意念,永遠揮之不去,它就像最頑強的幼苗,即使心如石磚般的堅實,意念依舊還是能滴水穿石,在你的心上成長茁壯。
直到有一天你發現,這個問題真的不解決不行了,太痛苦了。
於是,我終究還是啟程了。展開一場,一個尋找「能讓自己可以接受的真理」的旅程,偉大的旅程。
會用標點符號來強調,就是希望讀者們可以注意到,我這裡並不是要尋找「真理」,這兩個字稍嫌沉重了點。
我依然認為,人類打從第一次成功利用了認知能力,清楚意識到生命本質存在的那一刻起,一直到今天此時此刻為止,我們尚未找到那個「唯一真理」。無數的人們嘗試過,或許他們都自認為已經找到了。但在我看來,那都是他們可以接受的真理。
但即使是這樣,也足夠了。總比糊裡糊塗的活著,再糊裡糊塗的死去,好太多太多了。
能選擇一個自己全然相信的一種說法、一種思想,遠比渾渾噩噩的人生,要來得更明朗爽快。就像是下了一個沉重的錨,你心底的小船不會再次因為狂風暴雨而在茫茫大海裡載浮載沉。你知道你身在何方,你知道你該往哪裡去,這就是你所選擇的道路,你會義無反顧,瀟灑走一回。
曾經我以為只有個性豪放、看得比較開的人,才有這種福氣,能活出這種風格。後來我才發覺,那只是因為有這種個性的人,比較容易放寬心去接受一種他自我認可的生存之道,所以也才能造就某種無怨無悔的行事作風。現在我知道信念的力量有多麼強大了,這或許聽起來很老掉牙,但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世界,你的人生道路是真的就不會只存在著折磨與苦難。我並沒有說那些痛苦會消失,之後的路絕對一帆風順,沒有那麼好的事,所有的阻礙依然還是在那邊虎視耽耽的等著。只不過我們已經有十足的信心,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。如果你想嗤之以鼻的反駁,那不過都是些自我催眠的花招與手段,I don’t buy it,我才不相信,沒有錯,我們說得白話點、難聽點,哲學確實在某種程度上,就是所謂的自我催眠。但是話又說回來了,在唯一真理尚未明朗的當下,所有的論點也都有可能是在自我催眠,不是嗎?那以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,至少選擇一個對我身心靈都有所幫助的東西,其實也沒有什麼壞處,甚至反而還會獲得許多好處,其中就包括了不會輕易被虛無主義所動搖的堅強意志。
如果你一時之間不曉得該怎麼開始,你可以試著和我一樣,替自己來個朔本追源、莫忘初衷之旅。找個悠閒的假日午後,或許配著一杯咖啡,再或許配著幾本閒書(散文及詩篇尤佳,有助於進入心流狀態),好好的將人生從頭想過一遍:「這趟旅程,究竟是從何開始的呢?讓一切開始最初的原因,又是什麼?」
這趟尋根之旅,將是你開展旅途的前置作業,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整裝待發,邁向偉大的正午。